代码编织梦想

第三章:哈希表

什么时候想到用哈希法,当我们遇到了要快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出现集合里的时候,就要考虑哈希法

leetcode相关题目

​ ● 242.有效的字母异位词

​ ● 349. 两个数组的交集

​ ● 202. 快乐数

​ ● 1. 两数之和

242.有效的字母异位词

  1.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字符串 *s**t* ,编写一个函数来判断 *t* 是否是 *s* 的字母异位词。

    **注意:**若 *s**t* 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都相同,则称 *s**t* 互为字母异位词。

    示例 1:

    输入: s = "anagram", t = "nagaram"
    输出: true
    
  2. 解题思路

    题目要判断每个字母出现次数,考虑用哈希表实现。由于26个字母是有限的,因此可以用大小为26的数组下标来按顺序映射英文字母。可以创建一个大小为26的数组record,数组下标对应英文字母,数组值对应该字母出现的次数。先统计字符串s的字母组成,遍历s,将s中的字母出现次数写进数组中。再遍历t,t中字母出现的次数要在record数组中减掉。最后检查record数组,若其中元素均为0,则说明两个字符串为字母异位词,否则则说明两个字符串元素组成不同。

  3.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isAnagram(string s, string t) {
            int record[26]={0};//数组定义加赋初值,给一个0,其他元素自动补0;
            //cout<<record[0]<<endl;
            //将字符串s中的元素映射到record中
            for(int i=0;i<s.size();i++)
            {
                record[s[i]-'a']++;
            }
            //将字符串t中的元素从record中减去
            for(int i=0;i<t.size();i++)
            {
                record[t[i]-'a']--;
            }
            //遍历record中的元素是否为0
            for(int i=0;i<26;i++)
            {
                if(record[i]!=0)
                {
                    return false;
                }
                cout<<record[i]<<endl;
            }
            return true;
    
        }
    };
    
  4. 总结

    数组也是一种哈希表,下标代表key键值,元素值代表value。

    统计英文字母出现次数就可以用哈希表来记录,键值key对应英文字母的排序,value记录字母出现的次数。

    可以用s[i]-'a’将字符的ascii码转换为数组下标。

349. 两个数组的交集

  1.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数组 nums1nums2 ,返回 它们的交集 。输出结果中的每个元素一定是 唯一 的。我们可以 不考虑输出结果的顺序

    示例 1:

    输入:nums1 = [1,2,2,1], nums2 = [2,2]
    输出:[2]
    
  2. 解题思路

    题目要求返回交集,元素唯一,不考虑顺序,那么返回的结果可以用无序集合的数据类型的来记录。

    判断交集就是对nums1中数据进行遍历,依次判断元素是否在nums2中也有,如果有,则该元素就放入交集中。由于交集元素唯一,在遍历nums1中重复元素判断是无效的,因而遍历前应当将num1的元素先放入无序集合中进行去重。然后再进行遍历。

  3.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intersection(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
            unordered_set<int> result;//存放结果的集合
            unordered_set<int>nums1_set(nums1.begin(),nums1.end());//将数组1中的元素放入集合num1_set中
            //遍历nums2
            for(int num:nums2){
                //如果num2中的元素在nums1—set中出现过,find找不到会返回指向end的迭代器
                if(nums1_set.find(num)!=nums1_set.end())
                {
                    result.insert(num);//找到的话将num插入到result集合中去
                }
            }
            //要求返回vector类型,需要利用set数据构造一个vector返回
            return vector<int>(result.begin(),result.end());
        }
    };
    
  4. 总结

    编程时一定要先看返回值类型。本题的交集结果存储在set中,但是题目要求返回的是vector,最后在给返回值是要将set转化为vector。

    遍历数组时,可以用for :这种写法

    for(int numn:nums)
    

    set的find函数返回的是迭代器,若找到,返回的是指向该元素的迭代器。若未找到,返回的是集合end的迭代器。

202. 快乐数

  1. 题目描述

    编写一个算法来判断一个数 n 是不是快乐数。

    「快乐数」 定义为:

    • 对于一个正整数,每一次将该数替换为它每个位置上的数字的平方和。
    • 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这个数变为 1,也可能是 无限循环 但始终变不到 1。
    • 如果这个过程 结果为 1,那么这个数就是快乐数。

    如果 n快乐数 就返回 true ;不是,则返回 false

  2. 解题思路

    判断这个数是否为快乐数的关键在于替换后的数字是否为1,若为1则是快乐数,若变为之前出现过的非1数,那么这个过程就陷入了无限循环。

  3.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取一个数字各位上的数字平方和
        int getsum(int n)
        {
            int sum=0;
            while(n)
            {
                sum+=(n%10)*(n%10);
                n=n/10;
            }
            return sum;
        }
        bool isHappy(int n) {
            //把每次求得的sum放入set中看是否出现过,若出现过说明进入无线循环
            //若sum等于1说明要返回1了
            unordered_set<int>s1;
            while(1)
            {
                int sum=getsum(n);
                if(s1.find(sum)!=s1.end())//在本次插入前判断
                {
                    return false;
                }
                if (sum==1)
                {
                    return true;
                }
                else
                {
                    s1.insert(sum);//否则将sum值插入set中
                }
                //更新n
                n=sum;
            }
    
        }
    };
    
  4. 总结

    取一个数n各位上的数字平方和,对n%10取模,可以得到最低位的数字,得到以后用n/10舍弃已经处理过的最低位,重复取模过程,处理新的最低位。用while(n)判断退出循环的条件。

    平方和的结果可以存入set中,每次有新的结果就判断是否在set中出现过,若出现过就一定不是快乐数,若结果为1则说明是快乐数,并退出。

1. 两数之和

  1.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目标值 target,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 和为目标值 target 的那 两个 整数,并返回它们的数组下标。

    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但是,数组中同一个元素在答案里不能重复出现。

    你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nums = [2,7,11,15], target = 9
    输出:[0,1]
    解释:因为 nums[0] + nums[1] == 9 ,返回 [0, 1] 。
    
  2. 解题思路

    对一个数组遍历,然后判断target-num【i】是否在另一个数组中即可。由于同一元素不能重复出现,所以对num中的重复元素遍历存在无效工作。因而,考虑将num放入set中。但是,由于要求返回的时数组下标,若用set存储就丢失了下标的信息。因而需要将num放入map中,map的第一位用来存num中的不重复数据,第二位用来存对应的下标。

  3.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twoSum(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答案中不重复出现元素,因而先将nums放入set
            //又由于需要返回的是下标,因而需要将nums放入map
            //遍历nums,同时将其中的元素放入map
            unordered_map<int,int>m1;
            //对nums中元素进行遍历
            for(int i=0;i<nums.size();i++)
            {
               
                unordered_map<int,int>::iterator it=m1.find(target-nums[i]);
                if(it!=m1.end())
                {
                    return {i,(*it).second};
                }
                m1.insert(pair<int,int>(nums[i],i));//为什么插入这一句不能写循环最开始?
                //因为写最开始的话这个元素就把用了两次,i可以用它,target-num也可以是它,但是题目要求一个元素不能用两次。
                cout<<i<<endl;
            }
            return {};
        }
    };
    
  4. 总结

    map中插入元素要先将元素组合成值对,pair,第一位存储数组元素值,第二位存对应索引。

    map查找是按照第一位进行查找的,第一位的值唯一,因而要将数组元素值放在第一位。因为需要查找target的组成。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iyu2020/article/details/128012531

算法导论 第十一章:哈希表-爱代码爱编程

           当将一个域U中的元素映射到一个哈希表T中时,我们如何映射?若映射到同一位置怎么办?前一个问题我们通过hash函数来解决,后一个问题我们通过“冲突处理”解决。 1.Hash 函数 (1)除法      h(k) = k mod m          m的选取:素数,且不要太靠近 2的幂次方 (2)乘法 其中,0<

第七章 哈希表与字符串_李一恩的博客-爱代码爱编程_哈希表 字符串

文章目录 哈希表与字符串哈希表基础知识HashMap 基本使用leetcoe例1:最长回文串(409)例2:词语模式(290)例3:同字符词语分组(49)例4: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3)例5:重复的DNA序列(187

java数据结构 第9章--哈希表-爱代码爱编程

文章目录 9.1 哈希表(散列)-Google 上机题9.2 哈希表的基本介绍9.3 google 公司的一个上机题:4)思路分析并画出示意图5)代码实现6)运行结果【学习笔记】【学习资料】 9.1 哈希表(散列)-Google 上机题 看一个实际需求,google 公司的一个上机题: 有一个公司,当有新的员工来报道时,要求将该员工的信息

第8章 哈希表-爱代码爱编程

1、哈希表的基本介绍 散列表(Hash table,也叫哈希表),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 叫做散列表2、google 公司的一个上机题 有一个公司,当有新的员工来报道时,要求将该员工的信息加入(id,

算法基础系列第二章——哈希表-爱代码爱编程

PAT甲级真题1078 原题描述(PAT甲级真题1078)源代码解题思路第一个要理解的点第二个要注意的点第三个需要做的铺垫 --> 初始化问题拓1——关于menset函数函数介绍常见错误拓2——fill函数开放寻址法构建 **find(int key , int TSize)** 原题描述(PAT甲级真题1078) The task o

学习笔记:哈希表及其查找-爱代码爱编程

哈希表及其查找 哈希表及其查找哈希表哈希函数1. 直接定址法2. 数字分析法3. 平方取中法4. 折叠法5. 除留余数法6. 随机数法哈希处理冲突方法1. 开放定址法线性探测再散列 :二次探测再散列:伪随机探测再散列:2. 再散列函数法3. 链地址法4. 公共溢出区法散列表(哈希表)查找的实现散列表结构定义:初始化散列表:散列函数:插入关键字进散列

【代码随想录】第5章:哈希表-爱代码爱编程

哈希表 1. 哈希表理论基础 哈希表有一个现象:哈希冲突 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拉链法,线性探测法 常见的三种哈希结构: 数组setmap哈希查找:O(1) 枚举查找:O(n) 红黑树是一种平衡二叉搜索树,所以key值是有序的,但key不可以修改,改动key值会导致整棵树的错乱,所以只能删除和增加。 2. 有效的字母异位词 242.

第九章——哈希表-爱代码爱编程

哈希表 在了解哈希技术及哈希表之前,首先希望大家对计数排序有一个比较基本的了解(很多人更习惯称计数排序为桶排序,真正意义上的桶排序即是计数排序和哈希技术的结合)。 计数排序中有一个桶的概念,就是将数据n放在编号为n的桶中,用数组元素c[i]来表示编号为i的桶。这样可以用c[i]来查询编号为i的数字在序列中出现的次数,最简单的我们可以通过c[i]的下标i